标题:
“六度空间”理论
[打印本页]
作者:
wocaca
时间:
2006-9-22 01:01 PM
标题:
“六度空间”理论
“六度空间”理论“六度空间”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理论。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:“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,也就是说,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。”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,由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。
1998年初,康奈尔大学的两名研究者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式---“小世界模型”,解释了六十亿人如何靠着六条“联系”与别人相连,从而开辟了社会网络研究的源头。
对于这个理论,我并没有通过数学模型那么复杂的方法去验证。我用了一种较为粗略的方法:既然两个人之间由六个人介绍,那么他们一定是通过了七次介绍,现在世界人口是65亿,我对65亿开七次方根,结果是25.2257,我们就算26个,那么如果满足六度空间的结论,每个人至少和社会中的26个人有联系----至少是可以介绍的那种。
作者:
wocaca
时间:
2006-9-22 01:02 PM
26个联系,我觉得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:学校里每个班的学生就有50多个,一个人的亲属也有20多个,再加上同事,100个应该是有的。所以六度空间的结论是值得相信的。
而如果按照26个联系去计算,五度空间可以覆盖的人群大约是3亿,四度空间是1千万。日本人口约为1.3亿,所以两个日本人之间只需要5个人去介绍,成都人口是1千万,两个成都人之间只需要4个人去介绍。
上面的推断也许不够科学和严谨,其中可能发生重复的情形没有考虑进去,但我觉得这对理解六度空间来说,已经足够了。
我觉得六度空间理论是哲学中普遍联系理论极好的注解。上学时,哲学课中有个物质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规律,那时老师讲了很多例子,大家还是感觉很懵懂,如果有六度空间理论去佐证,那就容易理解多了;当然,六度空间的结论和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分不开的,没有最起码的26个联系人,六度空间的结果是不可能存在。
六度空间的结论也说明指数运算是一种可怕的运算,因为在7和26的各种运算中,只有指数运算能超过65亿,而乘法的结果还不到200。学过计算机语言大多知道有个汉诺塔问题,也能证明指数的可怕:
在印度,有一个关于汉诺塔的传说:在圣庙里,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。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,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,这就是汉诺塔。有一个僧侣不停移动这些金片,他们被要求一次只移动一片,不管在哪根针上,小片必在大片上面。据说,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概针上时,世界将会灭亡。
汉诺塔问题是一道典型递归调用,但谁也不敢把层数设计为64,因为运行的时间太长,如果无法退出,电脑将会死机。这个问题的结果约是2的64次方,如果每次移动移动需要1秒,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,比地球寿命还长,当前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模拟64层的汉诺塔。类似的故事还有舍罕王用棋盘奖励宰相粮食的传说,当然,结果同样是大的可怕的天文数字-----国王奖励给宰相的粮食超过人类世界两千年农业产量。
指数运算的确是一种可怕的运算,人们习以为常的几十个经常联系的人,通过指数运算的7次推演居然能联系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,形成了这个这个既让人吃惊而又不得不信服的“六度空间”理论。
欢迎光临 梦游时光互联 (http://web.meyu.net./)
Powered by Discuz! 4.0.0